革蘭氏染色反應
文章出處:本站 人氣:1857 發表時間:2020-03-02 17:45:32
革蘭氏染色反應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重要性狀。它是1884年由丹麥醫師Gram創立的。細菌先經堿性染料結晶染色,而經碘液媒染后,用酒精脫色,在定條件下有的細菌此色不被脫去,有的可被脫去,因此可把細菌分為兩大類,前者叫做
革蘭氏陽性菌(G+),后者為
革蘭氏陰性菌(G—)。為觀察方便,脫色后再用種紅色染料如堿性蕃紅等進行復染。陽性菌仍帶藍紫色,陰性菌則被染上紅色。
細菌對
革蘭氏染色的不同反應,是由于它們細胞壁的成分和結構不同而造成的。
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網狀結構組成的,在染色過程中,當用乙醇處理時,由于脫水而引起網狀結構中的孔徑變小,通透性降低,使結晶紫-碘復合物被保留在細胞內而不易脫色,因此,呈現藍紫色;
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,而脂類物質含量高,當用乙醇處理時,脂類物質溶解,細胞壁的通透性增加,使結晶紫-碘復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脫色,然后又被染上了復染液(番紅)的顏色,因此呈現紅色。